中华时报
关闭

中华时报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梦改”设计师谢柯:家是个人的状态,而不是标签化的风格

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做到第五季了,从几平米的蜗居到几百平米的豪宅,每次的改造都看得人心里痒痒,以至于想重新折腾一下自己的家。

节目不仅是装修房子,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最重要的是,还传递了一个特别正能量的生活态度:人要学习如何更好的生活,因为不管人生境遇如何,家永远是充满希望的地方……

除了家装巧思和打动人心的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各款性格各异、充满智慧的设计师也是《梦想改造家》的亮点之一。

在第二季中亮相的重庆设计师谢柯操刀改造了家乡的“山底之家”,节目播出后他瞬间成为了设计偶像,观众们将其称为:“暖男大叔设计师”、“文艺范儿设计师”、“自然派设计师”。这位擅于“借神光”的设计师在新一季节目中,更是为五代同堂的家庭巧设居住空间,让城中村自建老房变身为一座六百平米的“梦幻之家”。

《梦想改造家》改造的不仅是家,也是改造内心。谢柯的可贵之处也是由心而发,随心而动。在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他时,他称自己在这个年纪已经不太关注外界的噪音,所以粉丝也不多,他在意行业内的真诚合作,也更在乎和委托人之间的心意相通。

生活中的谢柯是一个讲究“慢生活的人”。“喜好可能和习惯性格有关,重庆一般轻松一些,平时充裕的时间多一些,闲一些慢一些,生活的状态更多一些,不像北京上海更忙碌一些。”他说。

谢柯厨艺也不错,他认为做厨子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他最拿手的菜是红烧排骨和红烧牛肉,四川都是做麻辣,但是他会加一点国外的香料,这样“层次更丰富一些,每次食材搭配都不太一样”。

他的朋友也多,还喜欢聚到一起听听音乐喝喝酒,谢柯年轻时特别喜欢摇滚,古典和民谣也喜欢。至于酒量,他有些不好意思,“有点小酒胆,但一喝就多,哈哈!”

谢柯对家装的定义听上去很“重庆”: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方法让自己更轻松,更自在。

【对话】

澎湃新闻

:心里有没有那种很想去挑战的设计?

谢柯

:有喜欢的调调,不一定适合自己做,所以不一定会去尝试。比如现代工业风。工业风可能更直接些,可能和性格相关。

澎湃新闻

:功能性、装饰性、舒适性能够很好的结合不容易,你会怎么去协调?

谢柯

:我自己首先认为功能性是最重要的,接下来就是舒适度,因为空间是为人服务的,虽然视觉也重要,但不能超越前两项,最后才是视觉表现的一些东西。

谢柯希望陈家新宅能给老街带来一些新气象。

澎湃新闻

:《五代同堂的家》这一期的陈家新宅太耀眼了,尤其是那几吨重的大玻璃门窗,可能有些家庭没有这个条件去安装这样的玻璃门窗,在同样的功能需求下你还会有什么建议给到他们?

谢柯

:我很幸运!因为陈家邻里关系真的蛮好,装修收尾的时候邻居都特别帮忙,他们家搬出的东西,装修材料都堆放在几个邻居家里,工地也经常来打扫,他们有时候还配了一把钥匙给我,这种邻里关系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

二楼和三楼的玻璃总重近三吨

吊窗户上去……当时我也在现场,我当时也蛮惊讶把这个东西解决下来了,因为房子做了木构架,它运上去会很陡,而且那个村子里有很多旧电线也挡在那儿,反正障碍很多,所以上去施工用了一天,前两天一直在想用什么方法,大概用了三天的时间才解决,这也是因为我之前有些疏忽。你提的这个问题实际上都可以解决,采光面积大,玻璃可以碎一点,分割小一点,这样成本相对会低一些,但效果不会太差。因为“梦改”有一些赞助,所以我们都是用最大的。

澎湃新闻

:我觉得设计人性化更体现在人,跟委托人的交流很重要,知道他们的表面需求很简单,一问一答即可,但面对那些并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需求的人,该怎么获得真实的感受?

谢柯

:抛开这个节目,我自己做项目,一般客户会提前了解到我,如果不了解我,我也会让他多了解我,花更多的时间,彼此了解越多,双方满意度会更高,而不是相互的消减。特别现在很少聊风格,尽量和他们聊状态,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说几句话就知道,我喜欢他们会聊些碎片,描述一些状态,并不会给到很确定,很具象的答案,我要的是他对生活的一种理解。

澎湃新闻

:明白!比如我喜欢大海的声音,我喜欢在竹林里听音乐……

谢柯

:对哈哈哈哈,可能就是场景感,这样后期会有想象力。

谢柯团队的总结动图,包括委托人、施工人员和节目组。

澎湃新闻

:你说过,“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一种观念:生活其实很简单,平实、质朴、自然。人在其中释放内心,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简单说起来容易,但断舍离似乎做起来很难,我扔了很多东西,但最后买的比扔的多,你会有些什么建议?

谢柯

:其实我也做不到……哈哈!我打个比喻,我的客户,他们都会说喜欢木头,但木质的衣柜啊,橱柜啊,又会有很多问题,比如会不会变形、会不会老化,有一些造型的话会不会难打理,我说只要是木头都会出现这些问题,只是要看你在意的是什么,就是你在选择的时候,只需要找到你最需要的那个。

你要知道,没有一个空间是完美的,但是在那个时候,你能够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抛开一些太细节,有些人会很细致,把家里弄得太精致,你去他家里,也不敢坐沙发也不敢碰东西,就像穿衣服一样,再好看它不让你舒服,其实也不太好,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方法,让自己更自在更轻松。可能在设计里不自然地会带到一些,比如这个项目(《五代同堂的家》)里就有这个心愿的条子,所以解决功能问题,相对来说他们没有装修,就是解决空间。

《五代同堂的家》委托人陈师傅和谢柯坐在新家门口的板凳上

澎湃新闻

:我觉得整个项目的设计,门口的板凳特别点睛,不是就事论事,你们顾及到了人情的东西。

谢柯

:这也是感染到我的东西,他们那里人情味儿特别足,平常门口都有凳子,认识的人打个招呼啊,很像小时候那种二层的老房子,我希望他们不要因为装修了,然后和邻里之间就隔断了那种感情。而且这一家人确实好,也会帮助别人。

澎湃新闻

:我是很喜欢竹制品,但竹制品很容易生虫子或者开裂,而且它和欧式的风格有些不搭,如果业主指向性特别强,偏爱哪一类物件,但却在整个空间里显得极其不和谐,你通常会怎样处理?

谢柯

:如果是小的竹制摆件没问题。你看东南亚有法式的家具,也会有一些竹制的东西。我一直觉得没有唯一的方法。70%没问题的话,我绝对允许业主去添加,其实装修这个问题就是不管你外力有多少,房子住进去人,最终还是会变成那个人的样子。倒不如开始就让双方都有想法,这样最后结果可能会变成我们共同希望的样子。我不会一开始就拒绝,我会思考之后,用另外的方式去解决。

他们之前看过我的节目,也找过我的东西,他们基本上在设计上没有提要求。我以前遇到客户有特别强烈的123,我会选择性的同意,其他的我会先选择说服,会把他带到我的思维里。人就是这样的,跟人打交道尊重和交流更重要,双方慢慢去接纳,这样会对事情的推动更好。

第二季《梦想改造家》谢柯手稿。

澎湃新闻

:《梦想改造家》这样的节目,除了令你被更多人所熟知,还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改变?

谢柯

:刚好做了两期,虽然稍有不同,每个人的生活的期望,对美的感觉应该不受你的教育背景、其他因素所影响,好的东西是带有共性,做节目先是倾听,但是慢慢的就会共情,我就会想如果是我生活在里面会怎么样,因为节目里提过要亮点,但我认为还是关注到这家人真正需要什么,不仅是为了节目而做,我的改变就是学会把自己放进去,自己生活在其中,我该如何解决,之后都会发现不完美,但是那个时间段都是尽量完美。

澎湃新闻

:你看过其他梦改设计师的作品么?设计师眼中最喜欢的设计师是哪一位?

谢柯

:有很多,比如沈雷(第一季第八期:断桥边的家),他也是我很好的朋友,包括老赖(赖旭东)的设计,也很细致。沈雷他放下了自己一些东西,因为他自己平常做的都是比较硬朗的,但那个设计就很有诗意,很浪漫的感觉,我觉得很多人把节目纯粹看成技术,哎,中国人真的对实用要求太多太多,其实应该跳出这个,应该有不同的表达和方式。

澎湃新闻

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老百姓可能会选择就刷刷漆,软装上的改变,你会给这些低成本预算又想在视觉上有很大变化的家庭,有些什么建议?

谢柯

:我有个小咖啡馆,基本没装修,就是刷刷墙,走得都是明线,很简单。我自己家也很简单,就是铺个强化木地板,白墙。我的个人习惯是,我觉得家里更在意厨房和收纳,因为这是家的一个基本状态。条件好的话,尽量把卫生间做到干湿分离,其他的,我觉得客厅都可以很简单,因为这个东西就像国画留白,你以后可以陆续添东西进来,也可以在大改动时留下足够的空间。以前中国人可能被商业的传播误导了装修的概念,那并没有美学的概念,导致现在一谈装修就是贴标签,日式的,新中式,欧美风……家应该是个人的一种状态,并不应该是标签式的风格。就像你写文章一样,应该是你个人的讲述,那别人读起来才别有一番味道。所以有可能是桌子上的一个茶杯,或者是马桶旁的马桶刷和别人家不一样,当然不是说谁比谁强,或者谁比谁贵,而是我倾向从这些细节之处,看到这个家的主人传达出的一种生活状态。风格是花钱刻意打造的,但是家并不是一次性的选择。

澎湃新闻

:人们的家装观念在悄悄改变,不像十几年前只求样子和品牌,现在更追求性价比,环保性、功能性。

谢柯

:嗯,对。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家里安那种智能窗帘,和那种类似的,比如说智能灯光场景氛围,我更喜欢自己拉开窗帘后看到的风景,我可以触摸到窗帘的质感,家里来朋友了,我准确地知道这一排灯的开关都是开哪个的,我不希望家里跟宾馆一样,弄一排灯还得用小字标好,这个是床头灯这个是地灯,科技让很多人的生活退缩,我觉得应该在家里保留一些原始的状态,这样你会更自由和惬意些。

屋子还没有完全收视好,主人就迫不及待住进去了。这大概是对设计师谢柯最大的褒奖了。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