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
关闭

中华时报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亚太日报观察| 美中日三角关系走向何方

亚太日报评论员、亚太智库研究员 范强

2018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标志着中日关系重回正轨,也颠覆了我们对中日关系的一般认识,即:只要中美关系好,中日关系自然也会好;反之,中美关系不好,中日关系也会不好。现有解释较多关注两国同时面临来自美国的压力下做出的举动,以及中日两国的国内考量,例如日本希望改善周边安全环境、日本重视一带一路的经济利益、中国经济放缓等。本文拟通过研读日美两国与政界、学界关系紧密的两个代表性智库——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JIIA)和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多份涵盖日本如何看待国际秩序、中美对立以及美国如何看待美日同盟的代表性报告,分析影响中日关系走向的问题。

日本如何看中美关系的对峙

特朗普上台后与蔡英文通电话、美国国家安全报告将中俄列为战略敌人、中美贸易战肇始等一系列事件让日本见证了美国对中国日益强硬的政策立场。总体而言,日本赞成美国的某些主张。

首先,日本非常关注中俄崛起对现行国际秩序的冲击。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的课题组认为,二战后由美国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正面临不断的挑战。具体而言,中国、俄罗斯所谓威权国家的崛起对美国日本等国家所主张的西方发展模式构成了极大威胁,而且中国正以强力手段改变地区格局。

其次,日本认为中美对立不可避免,美国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重要转变。报告过度强调了中美关系中对立与冲突的一面,认为美国对中国的严厉措辞只在朝鲜战争、文化大革命和越南战争期间出现过。而且,共和党内原先支持中美接近的人士相继淡出,甚至基辛格的影响力也日益下降。报告建议,为了避免由于温度差而产生摩擦,日本应当与美国在对中国认知和政策解读方面加强融合,将寻求对中战略共同点视为美日同盟管理的根本所在。

另外,日本与美国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上具有一致的立场和观点。由于日本无法改变中国的立场,而且日本担心中国现有模式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日本乐观美国打开中国市场。

但是,日本同时也意识到美国在维系自由世界体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美国国内对这一体系的不满情绪。报告认为,由于日本无力独自应对美国退出现有秩序的影响,只能寄希望于适当提高付出,以此吸引美国留住美国。为了应对中国崛起,不让美国消极面对甚至撤退,日本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吸引美国留在现行体系内。

日本态度的微妙转变

中美贸易战的升级也让日本日益担心特朗普的某些举动可能冲击国际多边贸易体系。虽然在安全上仍然强调中俄对地区秩序的威胁,但在经济领域日本需要维系多边贸易体系。

双边层面,日本也面临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虽然安倍一直试图劝说特朗普放弃单边主义贸易思维,但特朗普依旧坚持退出TPP的决定。而美国对包括日本在内的盟友征收钢铝制品关税,与1990年以来美日经贸关系的基本点相违背,美朝会谈也让日本处于尴尬境地。

与此同时,中日关系方面,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报告虽然一直强调来自中国的威胁,但是承认无法阻止中国所谓的扩张。报告建议,日本短期内应与中国缓和,暂时让双边关系中的小问题不至于影响两国关系大局。报告认为,在没有与中国建立紧急联络机制的情况下,在日美同盟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一旦与中国发生冲突,对日本来说将是极大挑战。基于这种逻辑,在日本看来,既然无法有效应对,缓和关系也可以减少日本面临的安全压力。这可以部分地解释日本与中国接近的动机。

美国如何看待目前的美日同盟

2018年10月初,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所发布了第五份《奈-阿米蒂奇报告》。报告一直强调美日是地区和全球秩序的领导者,拥有共同价值观基础,是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也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实力。报告将目前美日同盟面临的挑战概括为两个层面。一是来自中国崛起对现有秩序和价值观的冲击,二是美国内部价值观的分裂与特朗普对日政策给同盟关系带来的冲击。报告特别强调,美日在应对中国的挑战方面具有一致认识,日本应该继续坚持维护现有的多边贸易体系,为今后美国“纠偏”重返多边贸易体系“留门”(save the door)。

美国和日本同时认为中国对现有秩序的挑战是首要的威胁,奥巴马政府时期美日曾协作共同应对这一挑战,TPP就是这一意图的最好例证。但是,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举动打破了最初的步骤。特朗普不仅没有延续上述思路,反而在贸易领域不断向日本施压,让日本精英层次意识到了美日关系的不确定性。出于暂时缓解压力的考虑,日本自2017年开始逐渐加速与中国接触。这种接触或许没有让美国政府感受到压力,但是却让美国的知识界有所警觉。

事实上,历次《奈-阿米蒂奇报告》总是在美日同盟面临不确定性时出台,提醒美国注意到日本的价值,而美国政府随后总是能采纳报告的主要政策建议。

客观而言,虽然中日政府层面有接触,但是两国各个层面的不信程度仍然非常高。美日关系则相反,虽然目前政府层面的关系遇到一定阻碍,但是两国政策学术精英的认识高度一致。考虑到美国的政策纠偏能力,目前《奈-阿米蒂奇报告》所反映的观点未来仍有很大可能被采纳。

因此,《奈-阿米蒂奇报告》可以被视为是美国政策学术精英在美日同盟面临冲击、日本开始接近中国之际,重新拉拢日本的一次尝试。在日本与中国接近之际,美国的精英率先向美国发出了预警信号,向日本发出了吸引信号。美日精英在多方面存在共识,知识界的交流或许可能成为未来的政策储备。

中日关系未来的思考

笔者认为,对以下问题的思考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未来的中日关系走向。

首先,日本非常重视全球秩序走向,日本虽然面临来自特朗普对同盟关系的冲击,但是没有放下对中国崛起影响现有秩序的担心,目前与中国的合作似乎也意在维护这种多边贸易体系。与中国的合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满足日本对世界秩序的期待?中日在维护自由贸易秩序方面是否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

其次,在中美对立尚未缓解的情况下,日本在中美之间如何定位?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认为,日本应当做中美关系之间的桥梁,沟通两国,稳定维持日美同盟,消除中美之间的争端,进一步强化日中美关系。日本经济新闻也发表社论,认为中日应当打造不受他国关系影响的信赖关系。但是,这种意见多大程度上影响日本政府的决策,尚无法确定。

最后,中日确定了在第三方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方向,希望通过功能性合作改善政治关系。对中日关系而言,如何将功能性的合作转变为政治互信?如何通过互动改善两国社会精英层面的互信?

作者简介:范强,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博士。

(来源:亚太日报)

编辑推荐 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