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
关闭

中华时报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全球变暖下海洋吸热相当于每秒1颗原子弹爆炸,大堡礁珊瑚死亡触目惊心

关于气候变暖,科学家们又在危言耸听了吗?

日前,由牛津大学气候物理学教授赞娜(Laure Zanna)领衔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海洋吸收了人类造成的温室效应里大约90%的热量,另有极少部分进入了大气、土地和冰冠之中。而如果将过去的150年内海洋吸收的热量平均下来中,则相当于每隔一秒钟就有一颗原子弹在海洋里爆炸。

据《卫报》报道,这项最新的研究将测算海洋吸收总热量的时间大幅推回到了1871年,也就是工业革命开始繁盛之初。在此之前,最完整的估算也只是从1950年开始。这是因为大部分的热量被储藏在深海,且由于人类技术的局限,这方面的探测在近几十年才刚刚开始。

为了让公众更好地理解海洋到底吸收了多少热量,《卫报》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他们发现,在过去的150年间,海洋所吸收的平均热量相当于每秒1.5颗广岛原子弹所产生的能量。但随着碳排放量的快速增加,目前海洋所吸收热量的速度相当于每秒三到六颗原子弹爆炸。

这个结果让赞娜也很震惊我尽量不做这种类型的计算,因为这太令人焦虑了。为了看上去不这么吓人,我们通常会将海洋吸收的热量和人类的能源使用进行比较。

她补充说:但显然,我们在地球气候系统内排放了大量能量,其中大部分都会在被海洋吸收。过去150年,海洋吸收的总热量大约是全球人口每年能源使用量的1000倍。

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并将自1871年以来海洋表面温度与海洋环流计算机模型相结合。

牛津大学教授、研究团队成员Samar Khatiwala说:我们的方法类似于用不同颜色的染料绘制海洋表面的不同部分,并监测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扩散到内部。如果我们知道1871年北大西洋的海面温度异常是什么,我们就可以知道它对2018年印度洋深海的温度变暖有多大影响。

也许对生活在内陆的人们来说,深海的温度变暖是很遥远的一件事。但飓风和台风的频繁增加以及海平面的上升已经给全球沿海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风险。另一个更能直观证明温室效应给海洋带来巨大灾难的现象,便是澳大利亚大堡礁的漂白。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纵贯澳洲东北沿海。过去20年,大堡礁珊瑚已经历4次严重的大规模白化事件。

凯恩斯海洋馆拍摄到的珊瑚。拍摄:刘芳

所谓漂白现象,是指海水的累计热度超过了珊瑚虫(coral polyps)能承受的阈值时,它便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将共生的海藻排出体外。由于珊瑚虫本身没有颜色,一旦失去了多彩的藻类,珊瑚便只剩下刺眼的白色骨架。另一方面,海藻为珊瑚虫提供90%的养分。所以除非海水温度在几周内迅速恢复正常,不然被漂白的珊瑚虫便会永久性死去。不同种类的珊瑚白化、复原和死亡速率均不一样。其中一些的生存能力较强,被科学家们称为超级珊瑚。

《自然》杂志在去年4月曾发表论文显示,受2016年以来异常高温的影响,大堡礁已有三分之一在漂白后永久性死亡,不能复原。而死亡,就是界面记者在大堡礁最强烈的感受。

海底珊瑚遗骸。拍摄:刘芳

由于事先听闻大堡礁的漂白现象,记者特地选择了离大陆较远的外海进行浮潜。但即便如此,即刻映入眼帘的,依然是像碎了的瓷器一般散落在海底的白色珊瑚遗骸。梦幻丽礁号(Reef Magic Cruises)的潜水教练对记者表示,他在这一行已经做了13年,亲眼见证大堡礁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漂白和飓风,相较于以前,大堡礁确实没有那么色彩斑斓了。但他同时也表示,有信心能看到大堡礁的重生。

在澳洲东北部凯恩斯的海洋馆,记者见到了健康而鲜活的珊瑚样本。虽然有玻璃隔断、光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鲜活的生命所呈现出的色彩冲击还是和海洋里白色的死亡气息形成了令人震撼的对比。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大堡礁旅游业每年给澳大利亚经济带来至少54亿美元的收入,提供近7万个就业岗位。

但按照现在的速率,我们的下一代是否还能在海洋里看见活着的珊瑚?按照现在的速率,我们的海洋还能吸纳多少颗原子弹的热量?这都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来源:界面新闻)

世界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