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
关闭

中华时报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感谢你们带来了安心”——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驰援老挝随队感

       4月12日,承载着12名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的中国南方航空飞机起飞离开了万象瓦岱机场,前往中国昆明机场,至此,由12名队员组成的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援助老挝行动顺利完成,而我作为医疗专家组随队记者全程记录医疗专家组工作的任务也全部结束。12个人、15天时间、30多出地点、20余场培训,我跟随着医疗专家组几乎把老挝万象以及占巴塞所有与疫情防控问题有关的地点跑了一遍,有的重点防控区域更是常去。15天的时间不长也不短,12个人不多也不少,但这些人、这些事、这时段时间足以成为我往后日子里最难忘、最珍贵的回忆。

2.jpg

3.jpg

       3月29日中午,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老挝瓦岱机场,各种消息报道铺天盖地而来,中老方媒体都是为医疗专家组的到来而振奋和欢呼,而我也不例外的是欢呼者中的一员。此时的医疗专家组在我的眼里就像是高不可及的英雄一般,能够站在地表酒店的门口欢迎他们的到来都足以让我感到自豪,因为他们的到来不仅为老挝抗疫带来了宝贵的中国经验,让处在疫情初期的老挝能够找到抗疫的方向,同时也给在老华侨华人以及海外工作者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时的医疗队对于我来说是精神上的支撑,是我需要回家写稿报道的对象,是擦肩而过的一群人,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直到后来我接到了随队任务,从随队的那一天起,我才开始真正了解到医疗专家组的援助生活和工作,才开始了解他们,了解他们为两国之间所做的贡献。

4.jpg

5.jpg       

       依旧记得刚接到任务时的紧张,在我的认知里他们只是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只能远观的人物,是中国的代表,是老挝人民的希望,随队这样重大的任务我能否担任?我会不会给他们增添麻烦?到底随队时该怎么样去做?一个个问题盘旋在我的脑海中,我有退却之心,却无退却之力,就这样随队的生活在一团无经验的迷雾中开始了。我记得随队的第一天我在食堂看到了医疗专家组的成员和他们一起吃了早餐,大家一人一桌分隔而坐,而我选择坐到了最旁边的位置,因为不熟悉和不知所措。而我和医疗专家组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今天要去哪里”,得到的答案是“老挝卫生部去开日常会议”,那个时候我还在心里偷偷的窃喜了一下,因为我居然和在我心里是一群英雄一样的人物说了话。跟随着医疗专家组的第一个行程我们来到了老挝卫生部,听会、拍照、记录,所有的工作看起来没有那么困难。跟随医疗专家组的工作也在这次会议中正式开始了。

6.jpg

7.jpg

       早上七点之前起床,七点半之前吃饭,然后分为三到四队去到老挝卫生部、实验室、医院等地调研、考察、指导、讲座……中午十二点半返回酒店吃饭,没有时间返回的留在原地吃饭盒。下午一点半之前出发前往各个地点继续工作,晚饭七点之前返回,吃完饭之后就是每日的内部讨论会议,会议一般都会进行到很晚才会结束,散会之后各自回到房间里接着写总结或者反思。凌晨一点甚至是两点才能休息,这就是医疗专家组援助老挝的基本工作流程。很辛苦,但是从没有听过抱怨之声,甚至在吃饭的时候大家聊天讨论的也是平常看到的有关疫情的问题,他们总是把各自看到的事情、听到的东西和了解到的问题以一种或是“调侃”或是“吐槽”的方式分享给其他队员,“苦中作乐”是形容他们最好的词语。

9.jpg

       15天的随队之旅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和他们的其中6位组成中国抗疫医疗小队前往占巴塞调研指导的那一段经历,将近三天的时间不算很长,却拉近了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和感情。4月7日上午,我们在机场分为两拨人分别前往占巴塞省和琅勃拉邦省,在贺医“去往占巴塞的走不走,十块钱一个人,给钱就走”的玩笑声中我们来到了老挝军用机场。而这群在别人眼里是战士和英雄的12人,在看到军用直升机之后,像看到新玩具的孩子一样,拍照成了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我们站在飞机头拍一张”、“我们在飞机口拍一张吧”、“这个角度不好看”、“我和多多拍一张”……他们像群大孩子一样,留了无数的合照,而队伍也在“琅勃拉邦小分队求与占巴塞小分队合影”中分组离开。最后占巴塞小分队因人员太多,飞机座位不够临时改为民航飞机而错过了乘坐军用直升机的机会,这也成为了我们所有人心中的一个遗憾。

10.jpg

11.jpg

12.jpg

       将近三天的行程,时间短、任务重,工作从我们下飞机抵达的那一刻便开始了,占巴塞省政府开会、省立医院调研、定点医院指导、中老边界点考察、最后晚上与占巴塞省长会议,这是占巴塞小分队半天的行程,对于经常不锻炼的、体力较差的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医疗专家组来说这些好像都不是能够顾及到的地方,多跑几个地点,多为老挝抗疫提出意见才是他们所在意的。记得第二天早上我从他们的聊天中得知大家昨晚基本上都是1点多休息,最迟两点接近三点钟才休息,可是只要是开始工作,他们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精神。剩下的时间里,大家开始分为四组分别前往各个地点或是参加疫情讨论会或是现场调研指导,我知道每一位队员都在争取时间想要去做更多的事情,也知道他们是疲惫的,但是大家谁都没有说苦、说累。每天最感兴趣的是听他们相互之间工作之外的调侃,偶尔有的时候我会为大家讲解一下老挝的风土人情,他们也会和我说医院工作之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以前总感觉贺医生和李医生之间的感情这么好,一定是认识很久的好朋友,后来才发现他们也是刚刚在医疗队认识不久,我们用“相见恨晚”一个词形容他们铁哥俩。以前也总是感觉黄组长和刘医生是不苟言笑的长者,后来才发现他们会在大家开玩笑的时候跟着大家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每天我们都能收到来自刘医生亲自盛的饭,李医生说这叫“领导盛饭”。而杨医生和方医生更是平易近人,她们像是上学时的好姐妹一样,总是同进同出。

13.jpg

14.jpg       

       时间过得很快,两天多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回到万象之后医疗专家组的日常工作还是像往常一样进行,不同的是援助结束的日期越来越近。在结束的前几天,我突然感觉开会时医疗专家组好像唠叨了起来,以前讲过的知识他们还会突然间再讲几遍,上午刚讲过的注意事项,下午的时候他们也会重复,我知道临别的日期就要来了。

15.jpg       

       4月11日晚餐比每一天吃的都要慢,每一位医疗专家组的医生们都在相互道别,他们来自云南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科室,援助结束之后他们也将分别,也将与我们分别。每一位医疗专家组的医生们都为我们送上祝福,希望我们能够平安、健康、快乐。而我们同样希望他们能够平安顺遂、万事胜意。

16.jpg       

       4月12日的分别,早上的时候大家还聚在了一起互相聊天,没有人去回忆这15天里的所经历过的事情。我跟着他们车子来到瓦岱机场做着随队的最后一项任务,医疗专家组的医生们都说以后来昆明可以去找他们玩,而我们也清楚的知道下一次相见不知在何时。中午十二点多的飞机起飞带着他们离开了万象、离开了老挝。而我作为老挝《中华时报》唯一吃住行全程随队的媒体记者任务也全部完成,我为他们写的最后一篇稿件便是对他们离开的报道,这时的他们不再是写在纸上那些黑白分明的文字,而是在我脑海中每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

17.jpg18.jpg

(作者:张伉伉,老挝《中华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