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
关闭

中华时报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讲述海外新疆人的故事

《环球》杂志记者/赵嫣

“这是一部海外华人奋斗史。”库尔班江·赛买提对《环球》杂志记者说。

他的新作《我从中国来——海外新疆人》刚刚面世不久,厚厚的一本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封面上,作者库尔班江微微颌首,眼神坦荡。

这是库尔班江“我从新疆来三部曲”(《我从新疆来》《我到新疆去》《我从中国来》)的最后一部作品。作者自2016年7月起,历时3年,走访了20多个国家,采访、记录了200多位在海外生活的新疆人的故事,最终挑选出其中70多个故事编写成书。

库尔班江说,采访过程中,他多次深受启发、有所鼓舞,更希望这本书的读者跟他一样能从中获得些许启发和鼓舞。

“海外华人奋斗史”

《我从中国来——海外新疆人》一书的开篇讲述了一对老人的故事。陈世义老人已经90多岁,壮年时期在新疆博乐度过了20多年的时光,60多岁的时候跟着儿子举家来到美国,继续学业,81岁时拿到了博士学位。老人的太太70多岁时开始在当地的法律援助处工作,一直到86岁才退休。老人把自己的退休金全部捐给了博乐四中,希望为新疆作点贡献。老人说:“我们来美国20多年了,但还是一颗中国心。”

在美国做石油勘探工作的艾拜都拉说:“一个人看得越多、学得越多、知道得越多,那么他的眼界、见识、处世之道就会跟别人有很大区别,这种人在北上广有很多,在阿图什、伊犁、和田同样有很多。那些不满足于眼前的苟且,想出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并为此努力的人不在少数。”

来自新疆奎屯的苏丽娅,是丈夫口中的“外星人”。从最初一句法语都不懂来到法国当访问学者,到如今成为法国制药公司高管,她总共用了12年的时间。她说,要么不做,要么就必须做好,“我对人生里的每个目标都会有很明确的计划……为了实现今天这个目标,我付出了所需要付出的一切。”

从小看着天山长大的女孩月亮是一名箜篌演奏者。2012年,她把钢琴卖掉,买了一张飞往纽约的机票。几年来,她曾在联合国总部、林肯音乐中心等地为外国观众弹奏箜篌。每当想家的时候,她会坐在阳台上唱很多新疆歌曲。她说,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让箜篌再度流行。

一篇篇看下来,每个故事都简单朴实,却富有能量和冲击力。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新疆儿女,身上有着敢想、敢做、能闯、能吃苦的拼搏精神,最终在海外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白岩松在《我从中国来——海外新疆人》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沟通与了解,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桥……这本书中的访谈对象都是在国外,但恰恰在他们的故事当中,新疆又一次变得非常清晰和让人想念。”

库尔班江说,“写海外新疆人这个群体,出发点正是他们给我带来很多改变,他们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奋斗的执着。”他说他从这一群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希望通过把这些人的故事写成书,让更多的人从中受到启发、有所鼓舞,了解海外中国人正在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这是不分民族、不分区域的。

抹掉标签

5年的时间里,库尔班江实现了自己对于完成3本书、3部纪录片的承诺。

他说,《我到新疆去》这本书想表达的是,新疆没有所谓“外地人”,这里是所有人共同的家园。讲述所有热爱新疆的人的故事,是因为他们让库尔班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而新疆的发展也离不开在新疆生活的这一群人,这是40多个民族的故事。

对于自己的第三本书《我从中国来——海外新疆人》,库尔班江说,他希望从新疆人的角度讲述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属于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9个民族。但在库尔班江的故事中,所有人的姓氏都没有出现,他说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去掉民族的标签。

这本书中故事的主人公来自各行各业,有联合国的工作人员、运动员、医生、教授、作家、商人等等。库尔班江希望通过他们来讲述中国人在世界各个角落为人类发展作出的贡献,而不希望强调任何单一的民族,“如果一定要加上一个标签的话,那就是:他们是新疆人,更是中国人。”

库尔班江正在拍摄中的第三部纪录片《新疆滋味》,讲述的依然是融合的故事——通过美食的视角。他说,美食的融合,是最为吸引人的,也是为大家所公认的民族融合的例证。

新疆有一道有名的菜——大盘鸡,这道做法繁多、口味鲜明、带有浓郁边疆特色的菜肴至少融合了4个地域或民族的智慧:鸡肉的炒法来自湖南辣子鸡,土豆和俄罗斯有关,皮带面是哈萨克族提供的,大盘则带有鲜明的维吾尔族特色。

而新疆炒米粉,最初是一个贵州人在新疆开了米粉店,先卖带汤的米粉,后来根据当地的拌面改良,将汤米粉改成炒米粉,多年演变后,就成了今天被很多人喜欢的新疆炒米粉。

库尔班江希望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讲述融合,在他看来,这种融合早已渗入到新疆“内高班”学生的日日夜夜中,早已体现在被很多地方民众喜爱的一粥一饭中,早已刻画在那些在世界各个角落里作出贡献、收获成功、勤奋努力的新疆人的身影上。

用今天的故事讲明天的愿望

库尔班江在《我从中国来——海外新疆人》一书的扉页上写道:“越努力越幸运,越勇敢越能有改变!”与其说这句话是送给读者的,不如说是送给他自己听的。

写作这样一本书,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单枪匹马在世界范围内寻找采访对象、长途奔波所面临的种种未知、独立支撑所有资金来源的拮据和困窘……所有难题,库尔班江并未细说,他只是反复强调,“困难不是问题,总能解决。”他说,虽然每个阶段都有难题,但办法总是有的,“只要初心未改,出发点没有偏离,所有人都会用一切方式帮助你。这么多年来,很多人看到了我的坚持。”

“永远要把学习放到第一位,不仅是专业学习,还有在社会和生活上的学习。如何融入一个国家和一种文化,这也需要学习。”这是《我从中国来——海外新疆人》书中一位主人公的话,也是作者库尔班江的心声。

对于教育、对于学习、对于成长,库尔班江似乎极为在意,这和他的经历、父亲对他从小的教育息息相关。

库尔班江出生、成长在新疆和田,他的父亲是阿图什人。阿图什,即为古国疏勒的国都。疏勒地处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的中间地带,扼守险要,西连费尔干纳盆地,通向撒马尔罕,是古丝绸之路上驼队的必经之路。阿图什是迎接来自中亚地区驼队的第一个驿站,更是送走来往使节、商人和朝圣者的最后绿洲,这里随之贸易兴起、商贾云集。

库尔班江告诉记者,很多阿图什男孩子自小随驼队经商,代代相传,阿图什人重视教育,重视商业,以至于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他的父亲认为,家里孩子都要上大学,并希望把孩子都送出新疆,去看世界。

从2006年开始的两三年时间里,中国传媒大学校园里有一个戴着耳机、“流窜”于各个课堂的“蹭课大王”被很多学生和老师熟知,那就是库尔班江。不要学位、不求学历,他拿着厚厚一摞整个学校的课程表,给自己安排了满满当当的求学日程,度过了永坐第一排的另类大学生涯。几年下来,他和很多老师成了熟悉的朋友。

大学之后,库尔班江拿起摄像机,参与拍摄了多部央视纪录片。后来红遍大江南北的《舌尖上的中国》中关于切糕等新疆美食的部分,正是出自库尔班江。“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去讲,去展现和新疆有关的东西。”他说,关于新疆的作品,多年来都从民族风情着手讲故事,形成了一个套路,而他正是想打破这种套路,换一个方式讲新疆,换一个方式展示这片土地上的人和故事,也进而促进沟通、深化了解。

库尔班江说,“我讲中国今天的故事,是在表达我对明天的愿望。”他希望将这本书的所有版税收入注入“‘我从新疆来’大学生圆梦计划”基金,用以资助从新疆来的学生们完成大学学业。

在库尔班江看来,大学不是一场马拉松过后要休息、娱乐的地方,学生应该在大学阶段打下漫漫人生路上所需各项技能的基础,“学生在大学应该培养合作意识,找到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生活,规划将来,培养抗压能力,丰富人生阅历,要像棉花一样吸收各方面知识,从而打下走向世界的基础。”

(来源:《环球》杂志)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