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
关闭

中华时报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外国留学生的夏令营:从“中国智慧”读懂今日中国

         盛夏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

  “治沙是世界难题,却被中国人解决了。”巴基斯坦留学生阿克萨的家乡拥有科里斯坦沙漠,早已对沙漠无比熟悉的她走进白芨滩时,却被眼前大片整齐的麦草方格吸引住了,“这就是绿色长城,是现代中国人的智慧结晶。”

  7月12日至15日,包括阿克萨在内,来自俄罗斯、印度、埃及、缅甸、也门、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20多个国家的61名留学生跟随“感知宁夏”2021留学生夏令营来到白芨滩、黄河大峡谷等地,动手体验制作麦草方格,了解大禹治水等故事,从历史文化中感知中国智慧,在动手实践中了解今日中国。

  “这里的沙漠和我见过的不一样,为什么是绿色的?”“‘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这句话描述的就是曾经的白芨滩吗?”……在位于白芨滩的中国防沙治沙展览馆参观时,留学生不停地向讲解员提问寻找谜底。在沙漠中,留学生拿起铁锹和麦秆,扎下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麦草方格。

  对白芨滩和麦草方格好奇的不只是留学生,还有来自阿富汗、日本、阿曼等许多国家的考察团。1977年的联合国全球沙漠化会议上,中国代表受邀在讲坛向世界介绍麦草方格固沙法。自那时起,这个被称为“中国魔方”的麦草方格便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在世界上风沙危害严重的许多地区,也有中国人现场指导的身影。

  “听老师讲,宁夏人今年又研发成功了新型麦草方格,我想把这些治沙的好消息带回国。”坦桑尼亚留学生维妮说。

  宁夏不仅拥有沙漠,也是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一半是荒漠、一半是湿地的独特自然风貌让宁夏拥有沙坡头、黄河大峡谷等自然景观,也拥有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大禹文化园等研学科普基地。

  “他应该是个很厉害的人。”当看到黄河峡谷边矗立着的大禹塑像时,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老挝留学生王雅可充满好奇,“以前只知道黄河被中国人称为‘母亲河’,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传说故事。看来想要成为‘中国通’,这个假期我要‘充充电’了。”

  相传大禹治水,劈开贺兰山,引黄河水东流,让宁夏增添一抹神奇色彩。其实不只是在古代,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最早的闸墩式水电站,这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结束了宁夏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灌溉历史,同时也让“神奇宁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塞上江南”,让宁夏人不仅吃饱饭也吃上了好饭。

  “黄河流淌着中国人的智慧和性格。”在中国留学两年多的印度学生凯文曾去过郑州、兰州等许多城市,也去过闽宁镇、西吉县等农村地区,在他看来,中国人就如奔涌磅礴的黄河一样,既大气,又热情,“中国人常常助人为乐,我在闽宁镇见到过许多福建人,他们和宁夏人的口音不同,可一起工作得很开心。最近学会了一个新词‘小康’,希望全世界人都能‘奔小康’。”

  “不仅是对人,中国人对水、沙漠也很友好,我想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和凯文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塔吉克斯坦留学生王子晨,他告诉记者,中国人拥有一颗包容万物的心,“不管我走到哪里,我都被中国人的热情感染,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我的家人。”(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