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
关闭

中华时报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突破语言壁垒 情系中老友谊——“湄公河卫士”保勇成的“双语外交”

     12月13日,云南省公安厅水上巡逻总队民警保勇成终于随第112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编队返航归国,他已经值守在中老缅泰联合巡逻执法驻老挝班相果联络点近4个月了。

  保勇成是云南本地人,却会说一口流利的老挝语。2011年10月,震惊中外的湄公河“10·5”案件发生后,中老缅泰四国创造性地建立了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中方根据执法合作需要,组建原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作为老挝语翻译的保勇成主动请缨,参加原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筹建,从此全身心投入到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工作,一干就是整整十年。

  每次中老缅泰联合巡逻执法任务,他都是中方执法队员中最不可缺少的队员之一。

“翻译是一门艺术”

  在保勇成眼中,翻译是一门艺术。

  2011年12月,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联合指挥部正式挂牌成立,老挝国防部总参谋部边境局派出副局长端玛拉中校进驻四国联合指挥部,保勇成负责与老挝执法人员的日常交流和生活保障工作。

  初次与老方高层领导打交道,保勇成深知中方展现给老方的第一印象非常关键,这将直接关乎到日后双方执法合作能否顺利深入的进行。

  “在这样的外事活动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将翻译任务完成”。回想起与老方高层领导的初次见面,保勇成在见面之前,已经做了全盘的考虑。

  如何做到高效协作、沟通无间?如何做到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如何在交往中展现中方的亲和力、感召力,让老方对我们更信赖、更支持……面对这种种难题,保勇成下了大量功夫去思索实践,凭借语言优势,抱着真诚态度,遵循遇事相约制度,及时翻译交换意见,确保沟通精准、及时,这样的筹备工作做了近半个月的准备。

  初次与老方高层领导见面后,保勇成就搬进了中老缅泰联合巡逻执法四国指挥部,每天,他都与老方工作人员同吃同住,业余时间还组织双方交流烹饪中老美食,进行“厨艺大比拼”。

  这样的交流进行了8个月,最开始,保勇成发现,自己学会的老挝语实际上和老挝官方使用的语言并不一样,尤其是在警务专业词汇方面,若是用之前学过的老挝语与老方面工作人员交流,往往沟通不畅。

  好在,云南省公安厅水上巡逻总队及时通过会议、交流考察等时机向老方面传播中国文化及中方态度,逐渐拉近了双方距离,增进了双方默契。这使得紧急上马担任老挝语翻译的保勇成有了“喘息”的机会。

  利用休息时间,保勇成主动与老方工作人员学习专业术语,为了表述得更准确和流畅,一段时间内,保勇成干脆每日只用老挝语交流工作,终于实现了通用语言到专用语言的灵活转化。

  8个月的友好相处中,保勇成终于赢得了老方面的认可,真正打消了老方面对执法合作的顾虑,还由此结下了双方深厚的情谊。不少老方面工作人员在回国的告别仪式上,依依不舍的拉着保勇成的手表示:“老方一定会坚定不移支持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工作!”

  到如今,如果保勇成不主动说起汉语,大家都会认为他是一名“老挝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初,中国公安部原边防管理局与老挝国防部边境局举行会谈,双方共同磋商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合作谅解备忘录初稿,保勇成全程参与并担任会场翻译。

  在会谈中,老方面并不理解纪要和记录的区别,坚持要用熟悉的会议记录的形式定稿。

  此时,保勇成站了出来,凭借其精湛过硬的老挝语功底,详细向老方面解释了记录和纪要的区别,表达了双方部长即将签署机制内容的严肃性和法定性,最终老方面通过讨论接受了中方意见,确定以会议纪要形式定稿。   

  终于,2013年5月10日,中国公安部部长与老挝国防部部长在北京正式签署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合作谅解备忘录,中老双方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合作正式有了相应法定文本。

  2017年,中国公安部原边防管理局与老挝国防部总参谋部就中老三级联系机制建立进行会晤,保勇成提前协助公安部国合局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防部关于建立边防三级联系机制深化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的谅解备忘录》文本核稿工作,有力推动了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中老警务执法合作更上一层楼。

“外交最看重坦诚”

  2012年和2015年,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驻老挝孟莫、班相果联络点相继成立,保勇成作为翻译官随第一批中方执勤分队进驻,同时也开启了他本人多次驻外工作的丰富人生。

  2013年,保勇成在体检中查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突如其来的噩耗,并没有打消他的工作积极性,在之后的日子里,每次援外进驻联络点他都积极报名,从不提自身困难和要求,无论是担任翻译官还是指挥长,都能带领执勤分队出色完成援外任务。

  “翻译,本来就是一种外交职业,有时候,老方面工作人员更希望与自己熟悉的翻译人员合作,有了驻外联络点,战友们在巡航中遇到困难,我可以及时求助老方面给予援助。”保勇成说。

  驻外工作期间,保勇成充分发挥对老挝人文风俗熟悉的优势,悉心叮嘱同事与老挝人相处的禁忌,耐心坦诚与老方面人员交流。

  对于保勇成来说,坦诚是外交的基础。

  保勇成作为中老执法队员的桥梁纽带,他积极协调双方人员,组织举办节庆晚会、老语互学、学唱中老歌曲等丰富多彩的外事活动,推动中老双方建立起更加互信互重的友好关系。

  某次巡航时,保勇成带队在老方工作人员面前唱起了老挝语歌曲,顿时拉近了双方执法队员的合作关系。在驻外工作的闲暇时间,保勇成会组织中方民警走访联络点周边村寨、学校,向老方面赠送书籍、衣物,修缮蓄水池、农舍,真正帮助老方面解决实际困难,为中方常态化进驻联络点,推动中老执法合作深化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每次轮换,不光是老方面的执法队员舍不得,当地老百姓更舍不得保勇成。在驻外联络点,大家都称呼他为“中老使者”。

  保勇成欣喜的发现,大家都会用一句话向他道别,有时候,中方执法队员用老挝语高呼:“中老友谊万岁”,老方执法人员也会用汉语回应。

“头脑时刻保持清醒”

  实际上,在保勇成所负责的工作中,“清醒”是最重要的,有时候,翻译错一句话,就会导致建立的良好外交关系付诸东流,好在,保勇成从未失误。

  经过十年来在外事联络协调和对老翻译的不断探索实践中,保勇成已经成长为大家一致公认的对外联络领域的“行家里手”。他不仅专业能力扎实、综合协调能力强,还能始终保持认真负责、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对外联络协调中更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注意自己一言一行,做到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保勇成表示,能够真实、准确且快速地将外方意图报告上级,为上级决策和部署及时提供参考依据,还不能称之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人员。

  合格的翻译人员,眼观六路,耳闻八方,最考验情商和责任心。

  加入水上巡逻总队以来,保勇成先后参加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勤务90余次,参与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驻老挝孟莫、班相果联络点执勤任务6次,组织老缅泰执法人员开展船艇技能交流10批次、语言文化交流7批次、警务实战交流9批次。他还圆满完成了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年度总结会、四国联合指挥部年度总结会、指挥官联席会、治安形势交流会、中老工作例会以及各类会议现场翻译工作200余次,并翻译了中老双方警务合作、案件办理、通报公函等各类往来函件2000余份,联络对接1000余次。

  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保勇成说:“有时候,我除了翻译工作外,还必须想方设法维护双方执法部门的关系,角色是多变的,有分歧时,我需要站出来解释,涉及重大事件时,我会根据中方领导的语言,及时声明事件的重要性,翻译员,既需要坦诚,也需要变通。”

  十年来,保勇成以极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中老各级领导和基层执法人员的高度赞誉和评价,也为增进中老缅泰四国执法部门合作和紧密友谊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永远保持斗志,永远保持清醒”。保勇成寄语自己的同事和战友们,以“中国警察”和“湄公河卫士”为荣,为稳健、深入、长远推进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贡献出了个人力量,并将为推动四国执法合作深化拓展继续前行!(来源:云南省公安厅水上巡逻总队)